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完整PolyA+RNA提取的最终解决方案

货号

产品名称

规格


MMS101

BcMag™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

2ml磁珠试剂盒


MMS102

 BcMag™ Oligo dT磁珠

4ml


 

存储条件

目录号:MMS101

目录号:MMS102

BcMag™ Oligo-dT Magnetic beads

4°C

2 ml

4 ml

1x Binding/ Lysis Buffer

4°C

10 ml

 

10x Washing Buffer I

4°C

5ml

 

10x Washing Buffer II

4°C

5 ml

 

 Elution Buffer

4°C

0.5 ml

 

 

从细胞中分离mRNA的逐步说明为了从小样本量中快速简单地纯化高质量的mRNABioclone提供了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

 

PolyA+RNA提取是许多下游应用中的关键步骤,例如qRT-PCRRNA测序和微阵列分析。然而,传统的RNA分离方法有许多缺点,如苯酚-氯仿提取法,使用有机溶剂,耗时,且劳动密集,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polya+RNA提取方法,以确保分离完整的mRNA分子。

 

BcMag™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是一种新型提取工具,旨在从细胞和组织样品中提取完整的polya+RNA。与使用苯酚等化学溶剂的其他方法不同,该试剂盒使用连接到1µm顺磁珠上的Oligo-dT25直接结合polyA+RNA。这使得本试剂盒适用于手动处理多个样本或调整流程适应高通量自动化应用程序成为可能。磁珠分离技术的使用允许使用很少量洗脱液洗脱完整的mRNA,这意味着polyA+转录本不需要在洗脱液中沉淀。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这种方法可以完全完成polyA+RNA提取,提取物可以完全代表原始样品中的mRNA群体。

 

工作流程:简且便于使用

用磁珠纯化是一个简单且方便的过程。首先,将磁珠与细胞裂解物混合,并将其连续旋转孵育足够的时间。在混合过程中,磁珠保持悬浮在样品溶液中,使mRNAoligo-dT磁珠充分结合。核糖体RNA和微小RNA分子(transfer RNAmicroRNA,小核仁RNA和小细胞质RNA)不会粘附在磁珠上并被除。孵育后,仅聚腺苷酸化的RNAmRNA被收集),并使用磁架从样品中分离磁珠。然后洗脱纯化后的mRNA并用于下游应用。

 

 

BcMag ™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的优势

• 高产:该试剂盒可从各种来源(例如培养的细胞,组织和血液)提取出高回收率的polya+RNA

• 快速高效:整个过程不到一个小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polya+RNA提取方法。

• 与自动化系统兼容:该过程适用于自动化系统,允许高通量应用。

• 易于使用:该操作过程简单明了,便于使用,可广泛的在研究人员群体中使用。

• 完整的mRNA:    BcMag™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可确保分离出完整的mRNA分子,这对于qRT-PCRRNA测序等下游应用至关重要。

 

BcMag ™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的应用

使用BcMag ™ 快速mRNA纯化试剂盒获得poly(A)+RNA可用于各种下游应用,例如:

• qRT-PCR:该试剂盒为qRT-PCR分析提供高质量的RNA,这是一种广泛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的技术。

• RNA测序:该试剂盒可提取出适用于RNA测序的高质量RNA,从而可以鉴定新的转录物和替代剪接事件。

• 微阵列分析:该试剂盒可产生适合微阵列分析的高质量RNA,可以同时分析数千个基因的表达。

 

一般参考文献

1. Ferrier DC, Shaver MP, Hands PJW. Micro- and nano-structure-based oligonucleotide sensors. Biosens Bioelectron. 2015 Jun 15;68:798-810.

2. Sethi D, Gandhi RP, Kuma P, Gupta KC. Chemical strategies for immobilization of oligonucleotides. Biotechnol J. 2009 Nov;4(11):1513-29.

3. Zuo P, Ye BC. A novel immobilization strategy using oligonucleotide as linker for small molecule microarrays construction. Biosens Bioelectron. 2008 Jun 15;23(11):1694-700.